二十大召开在即,后勤管理处“大厨来了”系列活动第六、第七期以“传承红色基因”为主题推出四道菜品,一品一“走”,忆苦思甜,生壮志而赴征途!
后勤管理处“大厨来了”系列活动,每期以不同主题已走过了五期,皆取得不错反响,深受师生喜爱。接连的两期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,所推出的菜品,又红又专,让人忆苦思甜,秉承延安精神,壮志满腹跟党走,献礼二十大!

活动时间
9月28日 上午11:00-11:30
活动地点
幸福公社餐厅
活动时间
9月29日 上午11:00-11:30
活动地点
达理博文餐厅

赵海宝
中式高级烹调师
漳州港信行餐饮出品总监
漳州赵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人
漳州诚东海鲜馆厨师长
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烹饪专业老师
幸福公社餐厅展示菜品

苦瓜虽苦, 但具有清热解毒,补肾健脾等功效,在苦瓜中塞入调味好的紫薯,既冲淡了苦涩,又带来了清甜。有道是苦尽甘来终是甘,守得云开见日出。正如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历经千山万水,天险大渡河,飞夺泸定桥,北上踏入茫茫草地,翻越六盘山,这种不畏艰苦,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,才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!

“红军都是钢铁汉,千锤百炼不怕难,雪山低头迎远客,草毯泥毡扎营盘,风雨侵衣骨更硬,野菜充饥志越坚,官兵一致同甘苦,革命理想高于天”。这道由咸菜、菌菇、肉末做成的窝窝头,诠释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那股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,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。窝窝头再搭配上一碗可口的小米粥,食粗粮体味初心。


延安猫耳朵是一种面食,也称“麻什”,是西北地区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,简单易做,配上各种打卤、浇头,一碗猫耳朵在大厨的精心调配下十分秀色可餐,开胃暖心。这道菜象征了延安时期,红军生活艰难,无经济支援,战士们常常吃不饱,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,用面粉搅拌成团做成面食汤充饥的情境。

这道以苦瓜、马蹄和红辣椒为主素炒而成的菜品,表达了当年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艰难。将士们搭草棚,打窑洞,挖野菜,找榆树皮充饥,用松树明子或者把桦树皮卷成筒当灯点,用捡来的炮弹皮、废铜烂铁自制农具等等。这种“自力更生、奋发图强”的南泥湾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,夺取胜利。
活动期间展示菜品免费品尝!不仅如此,还能领取幸福公社餐厅特别准备的杂粮粥,以及博文餐厅暖心送出的半根玉米,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!
相信参与这次活动的每个同学能够体味上一顿忆苦思甜饭,传承红色精神气!